2020年6月25日 星期四

嚼服、含服和舌下含服有什麼區別?

生活中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是口服,也就是用溫水送服,還有一些顆粒劑藥物需沖服。但還有一些特殊的用藥方法是舌下含服、嚼服和含服,你了解這三大服用方法嗎,不妨來講解一下。

嚼服、含服和舌下含服有什麼區別?
1、嚼服
嚼服顧名思義是嚼碎之後再服用,這樣能增強藥效,減少對身體的副作用。凡是藥品名稱上標註咀嚼片三字,就可以嚼碎之後服用。一般消化系統疾病、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以及冠心病用藥等需嚼服。一般治療消化不良和腹瀉的乳酸菌素片、治療反酸燒心的藥物需嚼服。急性心梗發作時需用阿司匹林片,嚼碎之後再吃,這樣能快速被身體所吸收。還有具有益氣健脾、健胃消食以及治療蛔蟲蟯蟲的藥物也需嚼服。

2、含服
含服是把藥物放在口腔中含住,讓其慢慢崩解,不需用水沖服。一般輔助治療口腔潰瘍、咽喉疼痛以及咳嗽和口腔炎症的藥物需含服,還有維生素補充劑和中藥補益劑也需含服。但含服的部位不一樣,口腔潰瘍時需含服在潰瘍部位,咽喉疼痛時需含服在接近咽喉的部位。此外含服的藥品根據藥品劑型分為片劑、膏劑、丸劑和顆粒劑等。
3、舌下含服
舌下含服是特殊的吃藥方法,是把藥物含服在舌頭下,並不是口腔中其他部位,這樣能避免肝臟的首過效應,使得少量藥物快速吸收來達到治療效果。一般治療哮喘和心絞痛的急救類藥物需舌下含服。不能把藥物直接含在舌面上,因為舌面上有角化層和舌苔,不能快速吸收藥物中的有效成分。但舌頭下面血管和黏膜非常豐富,利於藥物吸收。若口腔乾燥時可以先少量喝白開水,等濕潤之後再含藥,這樣有利於藥物吸收。另外舌下含藥時需靠在椅子或床上,這樣能使得回心血量減少,減輕心臟負擔,幫助緩解病情。

溫馨提示
不管是哪種治療方法,都要嚴格聽從醫生建議用藥,只有掌握正確的吃法才能發揮最大的藥效,減少對身體帶來的傷害。但值得提醒的是,以上三種用藥方式會對口腔黏膜帶來不同程度的刺激,長期用藥時需密切監測口腔。期間要注意口腔清潔,早晚刷牙及時漱口。另外服藥後不能立馬平躺在床上休息,以免影響藥物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