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7日 星期五

XT236,看似很普通的一串字符,卻堅守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最嚴重的武漢的第一道防線



受疫情影響,各地對非接觸式的紅外測溫儀器的需求正在持續提升,相關企業訂單也在快速增長。目前以高德紅外、大立科技、久之洋、康拓紅外等為代表的紅外設備企業已積極調配產能,加班加點保障產品生產供應。

武漢火車站
《潛望》作者郭曉峰
XT236,看似很普通的一串字符,卻堅守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最嚴重的武漢的第一道防線。
2月3日,武漢地鐵2號線上的中山公園站,武漢高德紅外的工作人員正在安裝全自動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產品型號XT236。
“今天的任務是中山站B安檢口安裝一台,C出口兩台,漢正街站B出口安裝三台,大智路站V和D安檢處安裝四台。目前武漢地鐵已安裝約30台,基本上實現了全部覆蓋。”高德紅外售後服務部經理束軍告訴《潛望》。
前一天,武漢火神山醫院完成交付,雷神山醫院也交付在即,XT236也第一時間安裝在這兩家醫院和供醫生住宿的酒店裡。XT236作為進出人員體溫檢測的第一道防線,用於保護醫護人員及後勤保障人員實時監測體溫,有效規避交叉感染。
束軍的主要工作內容是調度,就是哪裡需要安裝設備就安排一線工人去安裝,其次是提供售後技術服務。目前,包括武漢天河機場、武漢高鐵站、武漢火車站、武漢協和醫院等人員流動密集型區域都已部署了XT236。據束軍介紹,從疫情爆發到目前為止,高德紅外在武漢安裝了近300台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全省超過500台。“整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中。”
面對已經開始的春運返潮,防控成為重中之重,尤其是對於體溫的檢測。到目前為止,近兩千台高德紅外所生產的全自動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已經安裝到了北京、上海、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四川、雲南、安徽等全國多地的醫院、車站、機場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
一個畫面最多可測百人體溫
據束軍介紹,從去年12月底開始,高德紅外的就已開始對一些場所就行設備安裝。“我們是具備疫情防控能力的專業技術型企業,所以警覺性比較高,第一次看到冠狀病毒肺炎的新聞後就開始有所準備。”
17年前的SARS疫情事件,在中國的疫情防治能力還不夠成熟的大背景下,規模尚小的高德紅外就研製出能有效提高疫情檢測效率的第一代紅外人體測溫設備。“現在這已經是高德的第四代紅外測溫產品,經過多輪迭代後,最新的設備能實現人臉檢測,無需接觸即可實現採集旅客額溫,超出一定範圍才發出攔截警報,無發熱症狀的旅客快速通過時基本無感。”高德紅外民品技術總負責人王鵬介紹道。
據束軍回憶,1月14日接到疫情通告之前,每天安裝量大概是幾台,14日當天開始加大安裝量。“那一天就安裝了近50台,工人連續乾了兩天沒休息,目前一天最高安裝上百台。”在他和一線安裝工人眼裡,多裝一個設備,就意味著能讓更多人不被感染。
體溫測量設備主要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者最大的區別為是否接觸被測者的皮膚,目前疫情防控用的大多都為非接觸式測溫儀,XT236屬於後者。之所以稱它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最主要原因是:“非接觸式測溫”、“大規模人群實時體溫測量”、“自動抓取發熱人群”這三個特點。
新冠肺炎作為一種傳染病,其最大的防治難點在於近距離接觸時的高傳染性。傳統的水銀溫度計、額溫槍、點溫儀等測溫工具都需要與被測人員進行直接或近距離接觸,這就帶來了極大的交叉感染風險。而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其不僅不需要與被測人員進行直接接觸,還能在保持相當檢測距離的情況下使檢測結果不受影響。
以XT236為例,其最大測溫距離達到了10米,這就大大降低了檢測人員工作時的接觸風險。
解決了測溫接觸性這個難點後,還需要保證測溫工作的時效性。像火車、飛機、長途汽車站等人員流動密集型場所是春運返潮防控的重點,更需要時效性。
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對人體紅外輻射的探測則是實時進行的,通過算法得出體溫數據更是以毫秒為單位,系統在工作時,根本不需要人群做任何停留,一旦人進入到設備監測範圍後,便可立即測得體溫數據。而熱成像的另一大優勢就是能夠獲取溫度分佈圖像,也就是能夠獲得一個畫面全部的溫度數據,因此即便是大規模人群同時進入到系統的監測範圍內,也可以同時測得所有人的體溫數據。

據束軍介紹,只要人員進入鏡頭有成像、有畫面就可以顯示其體溫。“通常我們會把超出鏡頭設定範圍最遠和最近的邊緣人員屏蔽,等他進入範圍再測,這樣做目的是為了提高精準度。目前同一視頻界面可同時檢測超過50人,多的時候上百人,具體要看人員在鏡頭里的位置和密度。單日檢測量依據場所不同也不同,像機場種類場所超過10萬乃至百萬很正常。”
紅外設備的安裝位置並非隨意,室內、恆溫、通風、角度是確保精準測溫的關鍵。加上校溫,它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為了更精準的測溫,按照人體溫度的範圍我們需要逐個校對溫度,並把對應數據及曲線置入設備中,最終設備測溫精度高達≤±0.3℃,這個精度在全球已經非常高了。 ”束軍說。
由於機場火車站人流非常密集,如果只是測量所有人的溫度,那麼工作人員篩查的工作量依舊很大,甚至需要24小時一刻不停的盯著電腦屏幕,不然隨時可能有發熱人員漏掉,而造成更大的問題。鑑於這樣的應用場景,XT236專門設計了“自動報警抓拍”功能。
系統可以設置一個報警溫度,例如37.3℃,在實時監測範圍內多人的體溫時,系統會自動將獲取的溫度和報警溫度做一個比較,一旦高於37.3℃,系統便會自動報警,同時自動記錄當前發熱人員的紅外溫度圖像和可見光圖像,以供工作人員的查看和確認。同時XT236還通過先進的AI算法,具有人臉識別功能,只測量人臉溫度,同時自動追踪抓取多個發熱人員。
產能暫時缺口較大5G助力
受疫情影響,各地對非接觸式的紅外測溫儀器的需求正在持續提升,相關企業訂單也在快速增長。目前以高德紅外、大立科技、久之洋、康拓紅外等為代表的紅外設備企業已積極調配產能,加班加點保障產品生產供應。
“紅外測溫設備過去主要用在機場、口岸等出入境地方,產量安裝並不大,去年出貨量也就幾百台,此次疫情讓大眾進一步認識了紅外設備並很快在全國普及起來。目前,我們每天全國交付產品大約300台,是過去一年,甚至兩年的總量。”束軍對《潛望》說。眾所周知,之前紅外設備多用於軍品,民用較少。
2003年SARS疫情,高德紅外研製的第一代紅外人體測溫設備便投入使用並起到關鍵作用。2013年正式投入運行紅外熱成像產業化基地,實現探測器國產化,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目前的高德紅外工業園已建成覆蓋底層紅外核心器件至頂層完整光電系統的全產業鏈研製基地。
由於高德紅外體溫快速篩查系統全部使用的是高德自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紅外探測器,由於核心器件不受制於人,使得高德紅外能在疫情爆發的初期生產、供貨相對比較充足。
據了解,高德紅外目前還在不斷開發、升級其他產品,計劃推出3-4種型號來應付疫情防控,並新增了15000套的生產計劃,即將以每天1000套的速度生產,在短時間內提供更多的產品以支持全國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除了面向大型人群的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外,高德紅外的手持測溫儀也在加大供貨。
另一家紅外企業浙江大立科技也表示,截至2月2日,大立科技總計已有超千餘台套設備部署至武漢、湖北疫區,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等近20個省區市及港澳台地區的機場樞紐、火車站、海關口岸、醫院及寫字樓等人員密集場所。大立科技還強調,公司目前產能充足,可根據疫情防控需要進一步提高產能。
銀河證券最新發布研究報告顯示,根據2月2日工信部網站最新信息,目前工信部共收到各地各方面來自紅外體溫檢測儀需求的大概2萬台,手持式是30餘萬台,以上數據只是初步預估。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的測算,工信部預計,全市場對全自動紅外體溫檢測儀的需求大概6萬台,手持式約55萬台。從目前的市場產能來看,缺口較大。
杭州麥樂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晶在接受《中國電子報》採訪時表示,截至1月31日,杭州麥樂克紅外測溫敏感元器件已經發了40萬套給客戶用於紅外測溫儀的生產。“儘管已經'連軸轉'了,但仍無法全面滿足客戶們的需求,缺口還是很大,公司也在安排更多的員工協助加班生產。”呂晶說。
一位行業認識在接受《潛望》採訪時表示,春節復工率低,加上受疫情影響物流受限是導致產能跟不上的主要因素,但這應該是暫時的。隨著節後陸續復工,市場需求缺口有望逐步填平。目前,類似崇達技術作為紅外體溫檢測及相關醫療設備的核心元件供應商,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目前部分產線已復工。
值得一體的是,紅外設備與5G的結合在此次疫情抗擊中也引起關注。
2月2日,廣東移動推出“5G+紅外”測溫信息化應用,與上述傳統紅外設備最大不同的是,它更靈活。廣東移動信息集成中心林效在接受《潛望》採訪時表示,5G紅外測試系統可滿足大數據量、高移動性場景需求,通過5G通訊技術,充分提升了方案的適用範圍。一方面,傳統紅外測溫設備通過網線實現數據傳輸,局限了設備的應用場景。5G技術出現很好地滿足了這一需求,系統可隨時根據使用需求、人流情況等因素調整位置。另一方面,紅外測溫系統可通過5G技術與視頻監控平台對接,一是與後端的人臉識別功能相結合,有效實現測溫後的人員溯源;二是實現測溫情況的集中監控,提升工作效率。
據了解,廣東省已200餘套設備緊急部署實施,目前已落地廣州南沙萬達廣場、汕頭金平區人民醫院、韶關武江區人民政府等重點項目,預計後續將在全省部署過千套。“已有超過100家單位向廣東移動提出使用“5G+紅外”測溫應用需求。”林效說。
疫情面前,紅外測溫築起了第一道防線。它們就像是一雙探知熱量的眼睛,能快速找出並追踪體溫較高的人員,在緊張與奔波中守護著全國人民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