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0日 星期四

成片的茶園連接在一起,像是鋪了一層綠色地毯,非常壯觀。

容縣楊村鎮平貫村是一個群山環繞的村莊,陳世顏的有機茶園就藏在平貫村附近的山谷之中。坐車進茶園的路上,空氣清新,山風輕吟,往高處望去,那海拔800多米的山嶺上是層層疊疊的茶園,茶園的山頂常被濃霧所覆蓋,氤氳著返璞歸真的自然韻味。

成片的茶園連接在一起,像是鋪了一層綠色地毯,非常壯觀。
到茶園後,沿著山勢拾階而上,展現在眼前的是一望無垠的綠,茶園似一塊翡翠鑲嵌在群山的懷抱。茶園東、西、北三面環山,滿眼皆綠。

群山環抱,綠意盎然。
年已五旬的陳世顏是容縣楊村鎮平貫村的村民,自己有著不錯的收入,他的子女在外也取得一定成就,這樣的生活對於他來說已不需要太“折騰”了。說起辦茶園的初衷,陳世顏說當時這里基礎設施落後,於是他選擇種植有機茶樹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

陳世顏的有機茶園。

茶園與周圍自然風光相互映襯。
雲海茶園裡
“闖”出好日子
村子的獨特地理位置、氣候特徵和生態環境,讓陳世顏萌生了種茶樹的想法。於是他便去全國多處茶園考察學習,向多個茶葉專家請教,他決定學習種有機茶樹。
有機茶,就是在無任何污染的產地,按有機農業生產體系和方法生產出鮮葉原料,在加工、包裝、貯運過程中不受任何化學物品污染,並經有機認證機構審查頒證的茶葉產品和再加工製品。

茶葉的青綠在藍天白雲下透著動人的美。
萬事開頭難,對製茶毫無經驗的陳世顏來說,種植有機茶樹更是個考驗。選茶、種植、採摘、挑選.....陳世顏不斷地去學習製茶的每一步工藝流程。
發展茶產業需要大量的工人,陳世顏首先從本村的貧困戶中選。他按照實際情況,主動細心地為他們安排合適的工作崗位。此外,陳世顏還制定了一條規定,凡是貧困戶來這裡務工的,除與其他工人同工同酬外,每人每工多補助20元。

陳世顏對茶葉進行科學化管理。
開荒、平地、栽苗……陳世顏領著一班工人走進了大山深處。那些日子,陳世顏白天趕進度,晚上學技術。100畝、200畝、400畝……就這樣,一步接著一步走,一年接著一年干,如今陳世顏的茶園已有700多畝。2018年,陳世顏的茶園獲得了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有機產品生產、加工認證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認證體系。
“現在看來,我們堅持走綠色、生態、有機的道路是正確的,茶葉得到了越來越多茶友的青睞,在這里工作的村民年收入4萬元左右,讓他們足不出村就能有穩定的收入。”陳世顏說。回憶起經營有機茶園的初心,陳世顏感慨萬千。
一年四季
茶園都在“雲端”
從茶園遠望,附近山上的多架大風車在雲霧中若影若現,與綠草如茵的大地交相輝映,如詩如畫。在這里遠離喧囂、周圍的一切都那麼寧靜自然。徜徉在茶園邊上,任思緒隨意遊走,讓身心的疲憊漸漸消散。穿行在密林間,於寧靜之處傾聽自然的私語,呼吸來自青山綠樹的純淨氣息,這就是陳世顏的茶園有著未經雕琢的自然景緻。

茶園、山谷、風車......一山連一山,景色迷人。
儘管交通不便,但時不時有一些戶外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在此處露營。“這裡晚上可以看星星,早上可以看雲海,目前有不少人有意投資這裡做民宿或者其他項目。”陳世顏說。

茶園周邊山巒雲霧飄渺,景色如畫。
下一步,他計劃打造休閒農業,推進茶旅融合深度發展。遊客可以體驗茶葉採摘,也可以觀光、體驗美食,拓展產業鏈條。讓更多的村民在這裡就業。
茶,本是一杯清物。陳世顏相信,家鄉是護盾,鄉親們是強大的隊友,合起來了才是一杯完整醇香的茶。


(海報製作黃嘉琳)
大家都在看

采寫:劉子揚林鈺雄
責編:覃維|主編:李小軍
玉林日報社全媒體矩陣